鹤壁市最新人事任免
鹤壁市最新人事任免
鹤壁市最新人事任免大河网讯 中原(zhōngyuán)沃野,麦浪翻滚。作为全国(quánguó)粮食生产核心区,河南以(yǐ)占全国1/16的耕地生产了(le)全国1/10的粮食,用实际行动严守耕地红线。6月25日,第35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河南主场启动仪式在濮阳市举行。这场以“节约集约用地(yòngdì) 严守耕地红线”为主题的宣传活动,揭开了河南守护中原粮仓的密码。
第35个全国(quánguó)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河南主场启动仪式现场。
守牢耕地红线,河南(hénán)耕地面积11437.85万亩
“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,作为粮食生产大省,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河南扛稳(wěn)保护耕地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。”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景志刚介绍,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显示,河南省现状耕地面积11437.85万亩(wànmǔ),永久(yǒngjiǔ)基本农田(jīběnnóngtián)9915.34万亩。
他介绍,河南科学划定“三区三线”,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耕地(gēngdì)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,实现(shíxiàn)稳定耕地应保尽保、应划尽划。压实耕地保护主体(zhǔtǐ)责任,从严开展省级耕地保护专项督察,持续(chíxù)强化从严保护耕地的政治自觉、行动自觉。全省耕地数量实现连续(liánxù)增长,2024年较2020年净增加205.63万亩,占全国(quánguó)新增耕地数量的7.5%,为全省粮食生产稳定在(zài)1300亿斤以上打牢了坚实的耕地基础。
“人防+技防”监管体系,从严(cóngyán)查处违法违规用地
守牢耕地红线,还离不开技术加持。河南(hénán)(hénán)的耕地,头顶有“河南一号”卫星遥感时刻监控,地上有网格员定期巡逻。
景志刚介绍,河南持续完善“人防+技防”监管体系,充分发挥“河南一号”卫星遥感与视频探头双发现机制(jīzhì)作用(zuòyòng),2024年及时发现、纠治耕地“非农化”新增问题(wèntí)1219个。从严查处违法(wéifǎ)违规(wéiguī)用地案件,深入开展卫片执法检查。强化执法震慑,深化行刑衔接、行纪衔接、府检联动。通过持续严抓严管,全省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由2020年的(de)9.26%下降至2024年的0.76%。
河南推行自然资源管理“一网两长”制度,要求全省各级自然资源部门积极构建责任明确(míngquè)、反应迅速、监管有力的(de)保护新机制,推动监管关口前移,用好日常巡查监管和卫星遥感监测“两个手段”、加强审批、监管、执法“三个融合”、建好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田长和山长(shānzhǎng)队伍(duìwǔ),形成天上看、地上查的“天罗地网”,实行全时段、全过程、全链条(liàntiáo)管理,及时发现、制止、处置违法行为(wéifǎxíngwéi),做到违法必查、执法必严,让“红线”真正成为带电的“高压线(gāoyāxiàn)”。
推进占补平衡制度(zhìdù)改革,保障补充耕地数量质量
守牢耕地红线是一条“铁律(tiělǜ)”,如何在促进(cùjìn)经济发展的同时严守这条“铁律”?
去年(qùnián)2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《关于加强(jiāqiáng)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意见》提出,改革占补平衡管理方式(fāngshì),将非农建设、造林种树、种果种茶等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(nàrù)耕地占补平衡管理。
今年5月,省委、省政府印发的(de)《关于加强耕地保护(bǎohù)提升(tíshēng)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》细化了20条具体措施,强化耕地数量、质量、生态“三位一体”保护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河南新贡献。
景志刚介绍,近年来,河南深入(shēnrù)推进占补平衡制度改革,加快完善“1+N”耕地(gēngdì)占补平衡管理制度体系,初步搭建省级占补平衡管理平台,以“图形化”管理为手段,对(duì)入库补充(bǔchōng)耕地进行全流程、全链条监管。优化占补平衡指标交易系统,实现交易信息全过程公开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全省(quánshěng)共补充耕地87.04万亩,做到先补后占、占一补一、占优(zhànyōu)补优。
节约(jiéyuē)集约用地,近两年来累计盘活存量土地109.72万亩
如何用更少的土地资源,支撑更大规模(dàguīmó)的经济增长?
河南省创新构建“1+N”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体系,以高水平土地(tǔdì)保护利用支撑(zhīchēng)高质量发展(fāzhǎn)。严格实行(shíxíng)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。严格节约集约用地,实行增存挂钩、批供联动(liándòng),持续深入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利用专项整治,近两年来,累计盘活存量土地109.72万亩,全省共创建国家级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(市)24个,居全国(quánguó)第二位。
启动仪式上(shàng),景志刚强调,要以此次活动(huódòng)为契机,充分认识保护耕地和(hé)节约集约用地的极端重要性,扎实做好(zuòhǎo)耕地保护工作。要强化用途管制,持续深化土地利用制度改革,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,丰富完善“1+N”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体系,继续推动实施“增存挂钩”机制,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(xiánzhì)土地处置力度,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。要加强执法监督,持续完善“人防+技防”立体防控体系,严厉打击(yánlìdǎjī)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,坚决守好(shǒuhǎo)“饭碗田”“生命线”。(杨露露(lùlù) 郭栩汝)
大河网讯 中原(zhōngyuán)沃野,麦浪翻滚。作为全国(quánguó)粮食生产核心区,河南以(yǐ)占全国1/16的耕地生产了(le)全国1/10的粮食,用实际行动严守耕地红线。6月25日,第35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河南主场启动仪式在濮阳市举行。这场以“节约集约用地(yòngdì) 严守耕地红线”为主题的宣传活动,揭开了河南守护中原粮仓的密码。
第35个全国(quánguó)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河南主场启动仪式现场。
守牢耕地红线,河南(hénán)耕地面积11437.85万亩
“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,作为粮食生产大省,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河南扛稳(wěn)保护耕地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。”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景志刚介绍,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显示,河南省现状耕地面积11437.85万亩(wànmǔ),永久(yǒngjiǔ)基本农田(jīběnnóngtián)9915.34万亩。
他介绍,河南科学划定“三区三线”,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耕地(gēngdì)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,实现(shíxiàn)稳定耕地应保尽保、应划尽划。压实耕地保护主体(zhǔtǐ)责任,从严开展省级耕地保护专项督察,持续(chíxù)强化从严保护耕地的政治自觉、行动自觉。全省耕地数量实现连续(liánxù)增长,2024年较2020年净增加205.63万亩,占全国(quánguó)新增耕地数量的7.5%,为全省粮食生产稳定在(zài)1300亿斤以上打牢了坚实的耕地基础。
“人防+技防”监管体系,从严(cóngyán)查处违法违规用地
守牢耕地红线,还离不开技术加持。河南(hénán)(hénán)的耕地,头顶有“河南一号”卫星遥感时刻监控,地上有网格员定期巡逻。
景志刚介绍,河南持续完善“人防+技防”监管体系,充分发挥“河南一号”卫星遥感与视频探头双发现机制(jīzhì)作用(zuòyòng),2024年及时发现、纠治耕地“非农化”新增问题(wèntí)1219个。从严查处违法(wéifǎ)违规(wéiguī)用地案件,深入开展卫片执法检查。强化执法震慑,深化行刑衔接、行纪衔接、府检联动。通过持续严抓严管,全省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由2020年的(de)9.26%下降至2024年的0.76%。
河南推行自然资源管理“一网两长”制度,要求全省各级自然资源部门积极构建责任明确(míngquè)、反应迅速、监管有力的(de)保护新机制,推动监管关口前移,用好日常巡查监管和卫星遥感监测“两个手段”、加强审批、监管、执法“三个融合”、建好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田长和山长(shānzhǎng)队伍(duìwǔ),形成天上看、地上查的“天罗地网”,实行全时段、全过程、全链条(liàntiáo)管理,及时发现、制止、处置违法行为(wéifǎxíngwéi),做到违法必查、执法必严,让“红线”真正成为带电的“高压线(gāoyāxiàn)”。
推进占补平衡制度(zhìdù)改革,保障补充耕地数量质量
守牢耕地红线是一条“铁律(tiělǜ)”,如何在促进(cùjìn)经济发展的同时严守这条“铁律”?
去年(qùnián)2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《关于加强(jiāqiáng)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意见》提出,改革占补平衡管理方式(fāngshì),将非农建设、造林种树、种果种茶等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(nàrù)耕地占补平衡管理。
今年5月,省委、省政府印发的(de)《关于加强耕地保护(bǎohù)提升(tíshēng)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》细化了20条具体措施,强化耕地数量、质量、生态“三位一体”保护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河南新贡献。
景志刚介绍,近年来,河南深入(shēnrù)推进占补平衡制度改革,加快完善“1+N”耕地(gēngdì)占补平衡管理制度体系,初步搭建省级占补平衡管理平台,以“图形化”管理为手段,对(duì)入库补充(bǔchōng)耕地进行全流程、全链条监管。优化占补平衡指标交易系统,实现交易信息全过程公开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全省(quánshěng)共补充耕地87.04万亩,做到先补后占、占一补一、占优(zhànyōu)补优。
节约(jiéyuē)集约用地,近两年来累计盘活存量土地109.72万亩
如何用更少的土地资源,支撑更大规模(dàguīmó)的经济增长?
河南省创新构建“1+N”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体系,以高水平土地(tǔdì)保护利用支撑(zhīchēng)高质量发展(fāzhǎn)。严格实行(shíxíng)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。严格节约集约用地,实行增存挂钩、批供联动(liándòng),持续深入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利用专项整治,近两年来,累计盘活存量土地109.72万亩,全省共创建国家级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(市)24个,居全国(quánguó)第二位。
启动仪式上(shàng),景志刚强调,要以此次活动(huódòng)为契机,充分认识保护耕地和(hé)节约集约用地的极端重要性,扎实做好(zuòhǎo)耕地保护工作。要强化用途管制,持续深化土地利用制度改革,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,丰富完善“1+N”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体系,继续推动实施“增存挂钩”机制,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(xiánzhì)土地处置力度,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。要加强执法监督,持续完善“人防+技防”立体防控体系,严厉打击(yánlìdǎjī)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,坚决守好(shǒuhǎo)“饭碗田”“生命线”。(杨露露(lùlù) 郭栩汝)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